- 書法碑帖
柳公權小楷《大達法師碑銘》
唐柳公權小楷書故左街僧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墨拓本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篆書:唐故左街僧錄大達法師碑銘。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贈紫金魚袋裴休撰。正議... 閱讀全文>>2023/5/9 12:11:50唐代徐浩楷書《寶林詩帖》
唐代徐浩楷書《寶林詩帖》,來源:明拓墨池堂選帖。徐浩(703~782), 字季海,越州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唐代大臣、書法家,宰相張九齡外甥。徐浩擅長八分、行草書,尤精于楷書。他的書法曾得到父親徐嶠的傳授,風格圓勁肥厚,自成一家。... 閱讀全文>>2023/2/28 18:44:01文徵明行書《人日》詩2首
文徵明行書《人日》詩2首《人日》雪後江梅燦玉英,蕭然人日半陰晴。雜占誰問東方朔,妙思空懷薛道衡。綵勝千年傳故事,菜盤七種薦春羙。白頭不負丘園樂,又向東郊聽早鶯。... 閱讀全文>>2023/1/28 17:38:13標簽:人日鮮于樞行書欣賞《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卷》
鮮于樞行書欣賞《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卷》紙本,縱48.6厘米,橫533.3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卷《韓昌黎送李愿歸盤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從者塞途"起(據《韓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勁、風骨棱棱"之評。卷后明王稚登、宋玨,... 閱讀全文>>2022/7/27 14:21:35唐代李少鴻書法《福田寺三門記》
福田寺三門記明拓本,30.4×31.0厘米。石在江西于都福田寺觀音堂。唐咸通三年(862),李少鴻書并篆鐫,楊知新述。筆法源出右軍,然灑脫處似不及,風貌略似唐人陸柬之。唐虔州雩都縣福田寺三門記 朱文鈞(甄父)書法題跋... 閱讀全文>>2022/5/21 12:24:31蔡襄草書尺牘《與大姐書》
宋蔡襄草書尺牘《與大姐書》,來源: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第九冊。 釋文:大姐得書。知安樂。侍奉外兆孫而下。各平善。自到軍城。此兩日出入兼為尋地。去一兩處。然未甚安。只是疲乏。欲趁未赴任間。了卻葬事。又難得地。極是縈心也。五娘子謝得衣物?ぬ性陲L亭。未來。暑熱。且好將息。吾病勢亦當漸... 閱讀全文>>2022/4/19 17:09:52唐代蘇靈芝書《易州鐵像頌》
唐代蘇靈芝書《大唐易州鐵像碑頌并序》明拓本,31.2×32.3厘米。朱翼盦及家屬捐贈,故宮博物院藏。易州鐵像頌,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王端撰,蘇靈芝書,王希貞、解崇光刻。結體嚴謹,用筆酣暢。石現存河北易縣文物保管所。... 閱讀全文>>2022/3/9 7:11:36東漢隸書碑刻欣賞《韓仁銘》
東漢隸書碑刻欣賞《韓仁銘》。石碑篆額題《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書法圖片24張。熹平四年立于滎陽。金正大五年,為滎陽縣令李天翼發現,清康熙間一度失所,后重新發現,移置滎陽縣署。碑石已斷,止存上截,《金石萃編》載:石高六尺九寸,寬三尺八寸,字凡八行,每行存字十九。書法“優綽郁拔,端... 閱讀全文>>2022/3/8 7:29:25清代吳高埈楷書《御制至圣先師孔子贊》
清代吳高埈楷書圣祖仁皇帝御制至圣先師孔子贊并序,拓本9開,有文字的共17面。內容:御制至圣五先師孔子賛、顏子賛、曾子賛、子思子賛、孟子賛。臣吳高埈謹識... 閱讀全文>>2022/3/1 7:06:07虞世南楷書孔子廟堂碑(宋翻刻本)
孔子廟堂碑(宋翻刻),32.5×33.0厘米,清初拓本。故宮博物院藏!坝菔馈倍忠沿,“推誠奉義翊戴功”等字未泐,“臣永”二字已泐。北宋王彥超再建,安祚刻字,又稱“西廟堂”或“陜本”。石現存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原碑唐武德九年(626年)虞世南撰并書。以圓筆為主,保存了魏晉人筆意... 閱讀全文>>2021/12/14 17:28:35張旭草書作品欣賞《疾痛帖》
張旭草書作品欣賞《疾痛貼》書法圖片3張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 閱讀全文>>2021/10/5 8:53:20懷素狂草書法《過鐘帖》
懷素狂草書法欣賞《過鐘帖》懷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懷素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梢哉f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 閱讀全文>>2021/9/28 8:25:44
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