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黃米蔡
黃庭堅書法《楚山帖》(日本版)
黃庭堅書法《楚山帖》,日本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楚山帖。黃山谷書。 楚山秦山多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君今還入楚山里,云亦隨君度湘水。水上女羅衣白云早臥蚤行君早起。元豐三年八月既望,黃庭堅書。 李東陽書法跋識 出版人:清水孝義... 閱讀全文>>2023/11/2 12:02:53米芾行書《送李太守序+曉行巴峽》
米芾行書《送李太守序》+《曉行巴峽》,明治14年刊本,日本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 崇寧元年八月芾聲明:以上作品僅供學習參考,本站并不能保證作品的真實性。... 閱讀全文>>2023/10/30 12:10:56宋代蘇軾法帖《觀海堂蘇帖》冊
宋代蘇軾法帖《觀海堂蘇帖》冊,墨拓30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內容:宋蘇軾次韻子由送家退翁知懷安軍,宋蘇軾呈淳父詩,宋蘇軾和詩呈公濟子侔二通守,宋蘇軾送楊禮先知廣安軍,宋蘇軾書送楊孟容詩等。 十一日唐山行館記... 閱讀全文>>2023/10/10 11:45:20蘇軾行書養生論真跡冊
宋蘇軾書養生論真蹟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蘇文忠公書。養生論。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蛟。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夭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必有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至於... 閱讀全文>>2023/8/12 17:21:46黃庭堅57歲行楷書千字文冊
宋黃庭堅書千文冊,23.5x38.1公分,三十二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千字文。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召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永綏吉邵。矩步引領。俯仰廊廟... 閱讀全文>>2023/6/21 12:02:01蘇軾書法《凌虛臺記》冊
宋蘇軾凌虛臺記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嘉祐六年(1061),蘇軾出仕,任鳳翔簽判。嘉佑八年(1063),鳳翔太守陳希亮在后圃筑臺,名為“凌虛”,求記蘇軾,于是蘇軾便作了這篇《凌虛臺記》。釋文 凌虛臺記。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 閱讀全文>>2023/6/15 12:09:35黃庭堅行楷書《高松賦》卷
宋黃庭堅書高松賦卷,30.6x227.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高松賦。鬱彼高松。棲根得地。託北園於上邸。依平臺而養翠。若夫蟠株聳幹之懿。含星漏月之奇。經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朝吐輕煙薄霧。夜宿迷鳥覊雌。露雖滋而不潤。風未動而先知。既梢雲於清漢。亦倒景... 閱讀全文>>2023/5/11 6:33:11米芾行書尺牘《弊居帖》高清大圖欣賞
米芾行書尺牘《弊居帖》(又稱甘露帖)高清大圖欣賞紙本縱35.5厘米橫50.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片像素:3840*2050圖片大小:2.48MB釋文:芾頓首再啟。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閑堂、漾月、佳麗亭在其后,臨運河之闊水。東則月臺,西... 閱讀全文>>2022/10/29 17:02:33米芾書法藝術巔峰之作《舞鶴賦》
米芾書法《舞鶴賦》,該作品是米芾寫給皇帝趙佶的。原藏宋皇室,后又藏于元皇宮,元文宗任命著名書畫家柯九思為‘奎章閣’鑒書學博士,以鑒定書畫?略u《舞鶴賦》為“空前絕后”!段楮Q賦》是米芾在56歲時藝術巔峰之作,是失傳于世的珍品;國內有關米芾研究的專家做過調查,無任何人知道... 閱讀全文>>2022/7/20 8:41:11米芾行書欣賞《虹縣詩卷》
(宋)米芾行書欣賞《虹縣詩卷》,紙本;縱31.2厘米橫487厘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書法圖片12張。此卷為米芾途經風光明媚的虹縣(今安徽泗縣)時,揮毫寫就的兩首自作七言詩。紙本墨跡卷,共三十七行,每行二、三字不等。米芾的大字行書傳世極少,而這件又是其最晚... 閱讀全文>>2022/7/16 15:36:58蘇軾行書作品《次辯才韻詩帖》
蘇軾行書作品欣賞《次辯才韻詩帖》;書于元祐五年(1090)。凡20行,計188字。紙本,29厘米×47.9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辯才是一位德高才顯的高僧,也是東坡的詩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辯才的詩韻而成。辯才原作詩云:氣暇政去旌旆,策杖訪林丘。人惟尚求舊,況悲蒲柳秋。虛谷一臨照... 閱讀全文>>2022/6/27 17:13:59米芾草書作品欣賞《好事家帖》
米芾草書作品欣賞《好事家帖》書法大圖6張釋文:好事家所收帖,有若篆籀者,回視二王,頓有塵意,晉武帝帖是也,謝奕之?混然天成,謝字清邁真宜,批子敬尾也,其帖首尾印記多與敝笥所收同,君倩唐氏陳氏之類印,玉軸古錦,皆故物。希世之珍,不可盡言,恨不能同賞。歸則追寫數十幅,頓失故步,可笑可... 閱讀全文>>2022/6/20 17:32:33黃庭堅大字行楷書《劉明仲墨竹賦》
黃庭堅大字行楷書欣賞《劉明仲墨竹賦》(疑),元祐三年(1088年)作于京師開封。此刻帖拓本來源:清黃湄《黃文節公法書石刻》,橫32厘米,縱30.5厘米。湖北襄陽圖書館藏胡繩捐贈本。釋文:劉明仲墨竹賦子劉子河洛之英,骨毛粹清;用意風塵之表,如秋高而月明。游戲翰墨,龍蛇起陸;甞其余巧,顧作... 閱讀全文>>2022/3/15 7:10:25
234567